首页 公司介绍 行业动态 服务项目 成功案例 联系我们

德阳市推进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工作成效显著

2020年,德阳市深入开展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优化、提升知识产权营商环境,有效提升了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的能力和水平。截止10月,申请专利6387件,同比增幅51.96%;授权专利3828件,同比增幅22%;有效发明专利数2285件,比上末增长9.6%。申请注册商标7116件,成功注册商标408件;有效注册商标共计29803件,比上年末增长13.4%。8个专利项目获四川专利奖,剑南春和来金燕获得“2020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金奖。慧觉村(中江挂面)、柿子村(红白豆腐干)、沙田村(松林桃)等3个村为知识产权服务村集体发展试点。开展“春雷”行动,查办知识产权类案件241件(其中:专利类案件124件),实现县级局专利案件查办零突破,2件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案件列为国家2019年度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典型案例,8项专利荣获四川省专利奖励。2019年度全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绩效考核,德阳市在156个城市中位列31名,比2018年上升23位,位列全省第三。

  一是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全类别、全链条、多渠道、多主体”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初步形成。构建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建立44个维权援助工作站,建成德阳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线上平台,实现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等各类知识产权事务一网同办。德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和市场监管局建立协调机制,积极建立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体制机制。制定了德阳市知识产权公证服务中心建设方案,多部门协力打造“智慧公证”知识产权品牌。加强同中国(四川)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合作,成功举办“四川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业务培训班”,同时,四川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德阳分中心获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批复。针对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存在困难和问题,对56家涉外企业的知识产权状况进行调研,并会同人保财险德阳市分公司会商涉外企业知识产权保险产品及机制。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保护,成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推进组,“训战”结合,形成以“看-查-判-处”为核心的“县级市场监管局专利执法检查‘四步’工作法”在全市推广取得明显成效,被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作为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

  二是创新保护方式,知识产权侵权乱象有效遏制。与京东电商平台签订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合作备忘录,为加强新经济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打下了基础;加大网络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查处力度,整治专利、商标、版权领域违法乱象,网上检查网站、网店9612余个次,监测重点网站及电商180余户,发现涉嫌知识产权违法线索61条,已立案查处涉嫌假冒专利违法案件6件、查处侵犯“脉动”商标专用权案件1件。把诚信建设作为代理行业监管重点,对辖区内149户知识产权代理企业进行了审查和业务清理,鼓励企业开展行业自律管理,有效净化了知识产权代理行业的“蓝天”。

  三是优化政务服务,知识产权为市场主体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加强德阳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中国(德阳)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建设,搭建德阳重装产业专利专题数据库,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能级。同时,优化德阳市商标受理窗口的功能,公开透明推进知识产权业务,简化办理流程,受理商标业务申请652件,商标质权登记10件,涉及商标41件,质押贷款6311万元。在疫情期间,率先推出五项知识产权服务举措,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挖掘疫情防控项目提供参考和服务,为企业落实知识产权质押贷款1.52亿元,受到省疫情应急防控指挥部肯定。

  四是强化试点示范,知识产权对经济的贡献率节节攀升。德阳市以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为抓手,拥有国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优势企业31家,获得中国专利奖13项、获得四川省专利奖15项。建成以东汽、东电、川油宏发、汉洲电气为重点的高价值专利育成中心4个,高价值专利组合9个,罗江金山被列为全省军民融合知识产权特色小镇;拥有旌阳、罗江、广汉、绵竹、中江等5个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市、区)。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工作,累计为120户民营企业、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7亿元,为企业等主体贴息、贴费400余万元。构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成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德阳分中心正是运行;推进德阳航空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获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批复。